常常看到這樣的疑問“做產品時,一定得看數據嗎?”,本文將對此來嘗試探討:
減少風險不等于消除風險
我們做和產品有關的決策時的各種方法,無論是定量數據、還是定性研究(例如觀察、部分用戶的主觀評論等),其作用都在于幫助我們減少決策的風險,幫助我們在各種不確定性下更有把握,并且,更能說服別人,讓團隊保持一個方向
注意是“減少”而不是消除。
現實不是應用題!
我們每個人都喜歡數字,從中小學做應用題時開始,我們就喜歡給出幾個輸入,就有確定的輸出。但是做產品不是做應用題,更多的情況下,我們面對的不是線性的、能夠明確看到數據并100% 確定的結果,我們所碰到的往往是一些不可解、或者以我們掌握的有限數據很難解出的非線性方程。
北京剛剛推行公交卡時的狀況很多人可能還記憶猶新。那是相當混亂… 三環上車堵的那個嚴重,上車下車需要分不同的門、刷卡也不習慣,一大堆公交車在車站排隊… 地鐵里也是 n 多工作人員在引導混亂的人群。這個階段統計的數據,大家覺得會是什么樣?但看此時的數據很可能就改回以前的方式了… 但是現在,情況大家都知道了,不再有人質疑公交卡的使用。
回到 IT 業,對應的例子可以想到很多了。經典的一個是 Office 2003 到 2007 的轉換,因為界面的大幅度調整,用戶罵聲一片,很多人抱怨找不到想用的功能,甚至有了轉回 2003 菜單方式的插件。但是現在呢?過了這個用戶體驗的臨界點,Ribbon UI 也成了標準。當時去看數據也并不會樂觀。
還有很多數據可能會“說謊”的例子,參加知乎的其他問題。
定量數據是一把雙刃劍
用的好的是高手,用的不好的只傷到自己。最可怕的、也最常見的不是沒有數據,而是我們“聽風便是雨”,用一些過于簡化的模型,去解釋原本復雜的現象,還自己為正確,因為有數據的支撐。拉些數據來說個結果很多人都會,但是真正能從復雜性中找到問題核心的卻不多。
實際上,數據自己并不說謊……只是我們解讀數據的方式,我們設定的模型,我們的自變量、控制變量的選擇……
時間、成本對定量數據的影響也不可忽略
并不是所有決策都需要數據支撐的。
很多交互設計,一個有經驗的設計師在依靠可用性知識和領域經驗的基礎上,完全可以給出快速、合適的設計。如果一定要細究出 123 就抓不住主要矛盾了。曾經要調整產品中某個界面的預設狀態,負責相應工作的工程師一定要問我要數據,讓他知道百分之多少的用戶會這么做,百分之多少的會那么做,然后才能改……這種細節問題如果去抓數據就別想做什么事了,最終的結果是找他的經理,告訴他們這種問題上必須相信設計師的判斷,就像在編程上需要相信工程師一樣。
定性數據的作用不要忽略
你有沒有觀察你的用戶是如何使用產品的?有沒有對用戶進行有計劃性的訪談……這些所涉及的用戶數量可能都不會太多(一般 30 個以下沒有統計意義),不會給你漂亮的數字看。
但是千萬別小看,這些是你的原料,而加工的機器是你的頭腦。你不是喬布斯,也不知道如何成為喬布斯,別指望學禪、頓悟(某一天你成功了,可能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年少軼事或者精神追求),現在減少不確定性的可行方法之一就是咀嚼這些原料,讓自己更好的理解用戶,當然也包括自己大量的嘗試。
定性研究有很多方法,不一一講了,無論如何,方法只是方法,核心還在于如何使用來達到目標。但是也要小心,很多時候我們所犯的錯誤就是將簡單的事情想到復雜,卻又將復雜的事情想的簡單。
當你在汽車發明前跑去問人們需要什么時,大家可能會告訴你需要更快的馬。我在很多用戶訪談中都發現過這樣的問題,用戶會直接給你一個他認為自己最需要的解決方案,但實際上不是,滿足他的目標其實有更好的方法,這個就得靠你自己的挖掘、消化和輸出。在工作中也是一樣的道理,有些人老板/客戶要求什么就做什么,而另一些人則分析他們這些要求背后的目標是什么,哪些是可以變通的、哪些有更好的解決方案。
總結一下
1. 單純的感覺靠不住
除非你是喬布斯二世,或者讓大家相信你是,或者你是 Big Boss,否則憑什么你自己的感覺就是對的。當然,如果大家都愿意相信你,那也不錯(這樣的團隊至少方向是可以一致的)。
2. 數據很有用,但是要用的對
別搞錯因果關系、遺漏重要影響因子、在做比較時沒有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等等。
3. 定性研究要重視,多“吃”點定性數據做原料
用定性數據來武裝自己,給自己的感覺加點“料”。
本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!
文章轉載請保留網址:http://m.waterplane.cn/news/industry/18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