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架構的好壞影響的產品未來拓展性和業務發展。好的產品架構特別在初期快速迭代期,不會因為技術原因耽誤產品。
在產品設計初期,建議在結構流程以最粗的流程進行設計。在后臺管理模塊上,已最大的劃分結構進行應用。但是考慮到后期可拓展性,在表結構建立上,盡量進行對細分對象和關聯關系去架構。在前端設計上,盡量以簡潔的核心業務模塊為主進行展示。針對主場景的應用進行MVP產品設計。
一、思考方式
1、商業模式思考
商業模式對于電商來說,有簡單的搭建平臺和自營方式。這樣的方式,就是對于前端產品的架構設計提出了要求。我們使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產品架構。在商業模式思考上,要把核心業務贏利點的流程設計清晰。比如,單車類產品的押金收費,這個環節設計甚至比之后的每次騎車付款的流程都要有用。
2、公司運營模式思考
在運營模式思考上,要對公司后臺管理人員進行有效了解和知曉未來產品推廣的方向。在通過大運營的模式下,去提高產品設計結構完美性。比如,在復雜的公司等級時,會有很多審核流程。但是當初期后臺產品上線時,完全不需要這些功能。比如banner運營管理,初期產品都可以不做。
3、為使用者進行考慮
對于后臺使用者來說,會有不同管理權限和對應的不同職責。在設計后臺時,尤其要考慮使用人員的所在公司等級關系情況。針對性的進行設計。
比如,A運營人員有上級領導B。所以對于B的權限,就要可以查看到的A,而且也可以進行系統管理。這些都是進入實際應該場景中。在一款新app上線中,大部分app都可以無需注冊進行使用,甚至可以保存瀏覽記錄。只要登錄注冊就可以看見。這些都是保障了使用者的場景思考。
4、用戶使用進行考慮
除了用戶初次登錄使用之外,幾乎絕大部分的情況都是登錄情況下進行操作。我們要盡量監控和維護用戶所產生的數據。對于數據來說,我們在產品結構中是稱為很底層的東西。在這個底層的數據中,我們需要通過數據挖掘去發現業務和進行業務營收的重任。
二、拆分結構對象
(PS:對象指的是我們在做產品管理時,會對某一事物進行描述。比如,用戶管理,就是對用戶進行抽象。)
1、結構對象足夠分離
在拆分產品結構時,我們需要對產品結構進行足夠細致的拆分。比如,產品分類和商品上下架簡單的系統設計中完全可以放在一起操作。但是當運營人員職責更加精細管理時,這樣的結構就不適用了。所在,在設計之初,要告知開發人員這里是可以進行分類的。產品分類管產品分類進行設計,商品上架和內容進行設計管理。
2、對象足夠有擴展性
對象怎么有足夠擴展性呢?比如,在設計商品時,我們如果考慮到初期是自營,后期未來發展方向是平臺的時候。就必須把商家的字段內容給獨立出來進行拓展表結構設計。在這個時候,厲害的產品會與技術進行溝通設計,這樣就是為了保證未來的拓展性。
3、對象有足夠成長性
抽象出來的對象,要對管理的進行有足夠成長的判斷性。比如,在商品管理中,除了分類,還有商品內容,商品的運營管理等等。等當一個管理涉及很多細小模塊的管理時,我們就必須進行拆分性的思考。特別是商品管理,還涉及主業務的訂單管理、前端的購物車、營銷管理、運營管理等等時。作為核心的管理模塊,我們必須進行細致的拆分。
4、拆分需要合理性
拆分對象,需要絕對的合理性。并不是所有的對象都合適進行拆分。比如,在拆分價格時,有市場價格、標準價格、營銷價格等等。這個是不是需要具體拆分那么細致嗎?比如,在電商行業中,是有必要的。但是在O2O電商中,比如共享單車,就不會有市場價格,因為這個價格本身是不存在的。但是大家會說,它還是有劃去的價格,那個是它本身的價格。而我們現在買的月卡,其實是一種營銷價格去推廣市場用的。
三、多方交流確認
做產品經理,少不了多交流。
1、與運營確認運作模式
與運營溝通最多的最好是他們的運營方式,要滿足他們的運營方式。但是運營人員喜歡去跟你說實現方式,實際上,討論那些不是重點。重點是,我們要幫助運營在產品上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。怎么發揮最大價值?就需要知道他們真正想要怎么和用戶互動,怎么去做推廣。這些都是最基礎的。
2、與技術確認表結構
與技術確認表結構很重要,因為表結構不僅決定了未來產品可擴展性的大小。
還決定了之后市場中推廣會不會因為產品而拖累。在確認的時候,要對產品結構有充分認知和理解。也要對未來這些表結構所能產生的數據有所認知。
四、打造最符合要求的結構
產品結構最終需要滿足企業和用戶之間的架構橋梁。產品結構沒有絕對的完美,因為每一個業務都是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和發展歷程。我們產品經理盡量要做到產品結構未來的發展、成長、拓展、甚至是變化。這些才是最重要的。
本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!
文章轉載請保留網址:http://m.waterplane.cn/news/industry/1899.html